若跳转连接失效,请再右下角刷新浏览器或换其他浏览器打开网址!
野店残冬,绿酒春浓。春天不仅是把酒言欢的季节,更是酿酒的好时候。在即墨湍湾石棚村,有一户人家世代酿酒,从清朝光绪年间的老酒馆,到如今现代化酿酒企业,酿酒与饮酒的人换了一辈又一辈,古法酿酒的技艺却一代代传承下来。今天的特别策划《加油!打工人》,我们一起走进这户酿酒人家,品味古法酿酒的匠心传承。
每年春天,是石棚村刘学山家最热闹也是最忙碌的时候。几口大缸,里面是泡了一天一夜的大黄米,色泽金黄,杂质都浮在水面上。师傅们将水舀出后,炒制前还要进行反复清洗。
中国黄酒有两大派系,南绍兴、北即墨。早在公元前,即墨当地就盛行酿造黄酒。宋代以后,即墨的老酒酿造已经颇具规模,成为当地的一大产业,俗称“老干榨”。清朝光绪年间,即墨城内有十多家有名的老酒馆,刘家的东义馆就是其中之一。靠着酿酒的好手艺,东义馆多年来宾客不断,长盛不衰。后来随着时代变迁,老酒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,酿酒的手艺却流传了下来。
酿酒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。酿酒人孟冬之季开始酿酒,三伏天里开始制曲,从选料、到发酵、陈酿,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。
34岁的刘学山是这个酿酒世家的第六代传人。自懂事起,刘学山就天天泡在酒坊,闻着酒曲味,看着长辈们酿酒。然而,当刘学山真正决定把老辈的这门手艺承袭下来,当成自己的事业发展下去,却已经是而立之年。
随着工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传统老手艺都被自动化设备所取代,既节省人工和成本,又提高了产量beat365和效率。而在酿酒这个特殊行当,无论工艺技术再怎么发展,古法手工酿造终有它的独到之处。这也是为什么刘学山始终坚守的一点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当年兴盛一时的老酒馆一个个消失,刘家则通过企业化的形式坚持了下来。从老酒馆到酿酒企业,从揭开盖子打壶酒,到柜台里的瓶装酒,酒的beat365包装变了,刘家出品的老酒味道依然醇厚。因为酿酒人代代传承的不仅是酿酒的手法技艺,更是真材实料、用心做好酒的匠心精神。
作为第六代传承人,80后的刘学山也在慢慢尝试,让刘家老酒不再局限于即墨当地,使巷子里的好酒为更多人所知晓。尽管去年以来的疫情对刘家老酒的生产销售冲击不小,但对于未来,刘学山却充满干劲,他想通过网络、展销会等形式,扩大知名度,让自家的古法酿酒走出青岛,走向世界。